本报记者 刘晓
春节将至,天南海北,浩荡的春运大军踏上归途。在这场大迁徙中,有一个见证着中国社会变迁的群体,在南来北往的列车上、热闹的大小车站里,总能见到他们的身影。
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引发“百万民工潮”“千万务工流”——1979年,全国有1亿人次踏上春运归途。背井离乡的务工群体在春节返乡,春运逐渐演变成一种社会现象。而铁路则成为连接返乡人与家乡间的桥梁和纽带。
为期40天的2025年春运,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预计约5.1亿人次。数据显示,去年川渝黔地区有近3000万人外出务工。放眼西南大地,铁路网四通八达,购票方式日新月异,服务手段推陈出新,如春风拂面,让回家之路近在咫尺、暖意融融,归途之“变”映在无数返乡人的眼底与心间。
畅快出行,从山高路远到“说走就走”
1月23日,正值南方小年,贵州省南端的独山县,旅客宋志勇在独山站下车,刚出站就迫不及待地给家人透露了自己准备的年货:“抽真空的螺蛳粉,听说现在很流行。”他不敢相信,动车让工作地与家乡的时空距离缩短到两小时左右。他一边拖着行李,一边匆忙地拨通电话。
年过五旬的宋志勇在广西河池做电工,今年是他第一次选择坐动车回家。“已经好几年没回家了。”在他记忆中,从南宁到独山,曾经要坐8小时的“绿皮车”,“人挤人,时间长,车上能有个地方落脚就很庆幸了。”
一年多前,贵南高铁的开通运营实现了“黔桂一线牵”,也牵起了远在他乡的独山、荔波、都匀人的乡愁。今年初,全国铁路运行图调整后,这些县城首次开行前往上海、杭州、南昌、长沙等地的高铁动车,助力务工群体畅快出行。
节前,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松潘站早早悬挂起中国结、红灯笼,春节氛围浓厚。“2025年春运是川青铁路镇黄段开通后的首个春运,服务游客的同时,我们也将以最饱满的状态迎接阿坝人回家过年。”松潘站站长赖宝林说。
1月21日一早,C5747次列车到达松潘站,松潘人程胜泉一下车就巧遇了老乡,熟络地打起招呼。他常年在成都至九寨沟间开大巴车,今年春节值班的他买了提前回家的动车票。“要好好感受一下高铁速度。”他说。
去年8月开通的川青铁路镇黄段让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步入“高铁时代”,松潘一步跨入成都“2小时经济生活圈”,高铁的便利舒适让程胜泉忍不住称赞:“快!太快了!春节值班也不耽误我回去办年货,买点家乡的‘资格’牛肉!”
近年来,西南地区铁路建设如火如荼,集团公司管内路网日臻完善,客运办理站达265个,不仅在西南地区形成了高品质高铁网,还打通了深度融入国家高铁网的“毛细血管”。
踏着铁路高质量发展的密集鼓点,郑渝高铁、新成昆铁路、贵南高铁、川青铁路青白江东至黄胜关段、巴南高铁、渝昆高铁渝宜段等线路先后开通运营。铁轨向山海拓展,也向高原延伸,有力填补了中国西部路网“留白”。
截至2024年,集团公司营业里程突破1.3万公里,跃居全路第三。一批批新线、新站加入“春运地图”,疾驰的动车将时间折叠,务工群体的回家之路愈发畅快。
从容返乡,从“一票难求”到“专车接送”
“一票难求”,是务工群体春运记忆中最普遍的苦恼。49岁的陈高兰还记得当年务工返乡路上吃过的“苦头”:“火车站、代售点前全是乌泱泱的人群,光排队买票、进站就用了三天三夜。”
有数据显示,近三年,内江市常年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超百万人。1月16日13时34分,从昆明南站驶来的G2886次列车缓缓停靠在内江北站,80名内江老乡从务工专厢走出,脖子上系着红围巾,脸上洋溢着回家的喜悦,陈高兰正是其中之一。“我和爱人在昆明打工已经快四年了,今年是第一次带着女儿坐动车回家。”她喜笑颜开地说,“这回不担心买不到票了。”
1月14日,春运首日,730名达州籍务工人员乘坐务工专列从江苏昆山站抵达达州站。车站外,挂着“欢迎回家”横幅、通往达州各县(市、区)的免费大巴早已等候多时,务工人员蔡国英坐上了直达渠县的免费“专车”,“无缝衔接”地回了家。
1月15日,由福州站始发的务工专列K4827次抵达广安站;1月20日,263名川籍务工人员分别抵达达州、广安等地……春节前,务工专厢、专列持续“上线”,接上老乡回家过年。
在西南地区,从厂门到家门、从家门到厂门,这样“点对点”的返乡返岗专列,成为春运里一道动人的风景线。
近年来,每逢春节前后,集团公司都深入川渝黔籍务工人员集中的园区、厂区、大型企业和工程项目地,收集返乡返岗需求,并根据务工人员的出行时间、目的地等信息,统筹运力调配、优化运输线路、细化组织方案,为老乡们返乡返岗精准统筹运力。去年,集团公司开行务工专列22列,运送务工人员1.25万人次。
一年春运一年新。“‘铁路12306’网站及手机客户端每小时售出车票58万张。”今年,春运前的一组数据引发热议,彰显了铁路以科技赋能点亮旅客回家路的担当。
依托“铁路12306”网站及手机客户端,务工人员除了能够线上购票、网上选座,还能使用“候补购票”“务工人员春运预约购票”“购票信息预填”等多项功能。此外,重点旅客预约、临时身份证明等功能也被“搬”进手机,旅客体验感提升,购票压力减少,“买票难”的情况也已悄然成为过去。
为实现多个城市间的互联互通,今年春运,集团公司还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精准匹配旅客出行需求,节前节后安排加开直通旅客列车262对、管内旅客列车140.5对,释放更多线路夜间窗口期,开行夜间动车69对,持续拓展直通旅客列车的覆盖范围,满足更多务工人员的返乡需求。(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