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主管·西南铁道报社出版






2025年02月13日

春和景明

龙书丞

运,是岁末年初最具烟火气与温情的独特风景。每一年的春运,都似一部生动的生活纪录片,记录着归乡的急切、抵达的故事和那满溢的人间真情,在团圆的画卷上绘就一幅春和景明的繁荣盛景。

春,是生机,是希望,是万物复苏的前奏,是春运这场宏大叙事的底色。

当第一缕晨曦温柔地洒在城市的边际,火车站开启它一天中最为忙碌的时刻。

走进候车大厅,热闹的氛围扑面而来。广播里传来播音员亲切而清晰的声音,播报着列车的进出站信息,与旅人们的交谈声、行李箱的滚轮声交织在一起,便是一曲独特的春运交响乐。一排排座椅上坐满了旅客,他们或三三两两,分享着旅途中的趣事;或独自一人戴着耳机,静静地注视着大屏上的候车信息,眼神中满是对团聚的憧憬。

站台上,凛冽的寒风似乎也被这归乡的热情所感染,收起了刺骨的锋芒。一列列钢铁巨龙静静地卧在铁轨之上,锃亮的车身在冬日阳光的映照下折射出耀眼的光芒。车身之上,“平安春运”“温暖回家路”等标语格外醒目,那是一份沉甸甸的承诺,承载着无数铁路人对旅客的关怀与祝愿。

此刻,“春”是一张回家的车票,是候车室里脱下的外套和放下的行李,是门前扫开的三尺雪,是一年365天里我最渴望的,站在院子里同家人细数着星星的时刻……

和,是和谐,是融洽,是人与人之间那份美好的默契,是春运旅途中的一缕缕春风。

火车站的候车大厅里,尽管人潮汹涌,但秩序井然,处处彰显着和谐的氛围。铁路工作者穿梭在人群中,细心地解答着旅客们的各种疑问。行色匆匆的旅客们在通往家的“时空隧道”口排起长队,满怀激动地等待着检验那份归家的真情。

车厢里,更是一片和谐融洽的景象。来自不同地方、操着不同乡音的人们彼此之间没有陌生感,反而像老熟人一般,互相分享着在外的趣事和家乡的过年风俗。

在铁路调度室里,工作人员正紧盯着电脑屏幕,密切关注着列车的运行情况。他们通过先进的调度系统,精心安排着每一列火车的运行时刻,确保列车的安全、准点。

寒冷的夜晚,铁路维修人员冒着凛冽的寒风,对线路进行仔细的检查和维护,为列车的平稳运行保驾护航……

此刻,“和”是检票闸机的“核验通过”,是列车上相互分享的地域特产,是铁道线上那一个个隐于黑夜的背影……

景,是风景,是景致,是这漫漫归乡路上,一幅幅令人难忘的画面。

宽敞明亮的候车大厅内,巨大的电子显示屏上闪烁着候车信息;智能闸机快速而有序地验证着旅客通往团圆的“通行证”——充满科技感的设计让人眼前一亮。

站台上,来来往往的旅客携着五颜六色的行李,高速列车银色的车身在阳光下闪耀着金属的光泽。

铁路沿线,一座座雄伟桥梁如同一道道长虹横跨于江河之上的,桥下奔腾的江水与桥上飞驰的列车相互映衬;而那一个个幽深的隧道像是大地的咽喉,列车在其中呼啸而过,仿佛穿越了时空;线路两旁的树木像忠诚的卫士,静静地守护着这条归乡的路。

车窗外,广袤的田野、宁静的村庄和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快速切换着,让人目不暇接……

而在这所有的景致之中,最动人的风景莫过于一张张归乡人的笑脸。

此刻,“景”是列车即将到站的汽笛声,是两根连接生活与情怀的钢轨,是家中早已挂起的红灯笼和鲜红的春联……

明,是明亮,是明朗,是笼罩在春运之上的希望之光,是团圆的喜悦照亮了每一个归乡人的心房。

当列车缓缓驶入家乡站台的一瞬间,每一个归乡人的眼中满是明亮的光彩。

出站口,早已等候多时的亲人们纷纷涌上前去,呼唤着熟悉的名字,声音里充满激动与喜悦,饱含着长久分别后的思念之情。

街道上,红红的灯笼高高挂起,照亮了每一个角落。家家户户的窗户里都透出温暖的灯光,厨房里飘出阵阵饭菜的香气——那是家的味道,是亲情的召唤。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欢声笑语,分享着这一年来的喜怒哀乐,讲述着各自的生活故事,充满了温馨与幸福的气息。

夜晚,烟花在夜空中绽放,五彩斑斓的光芒照亮了整个夜空,也映照着人们那灿烂的笑脸。璀璨的烟花,不仅是对新春佳节的庆祝,更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它象征着新的一年充满希望,一切都将明朗而美好。

此刻,“明”是出站口的大门,是在夜空中绽放开来的璀璨烟花,是孩子们手中紧捏的压岁钱,是今夜不灭的灯火和明日更为灿烂的阳光……

春和景明处,处处皆有情。

这繁荣景象,不仅仅是一年又一年的春运写照,更是时代发展、国家繁荣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