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鑫
在大凉山的臂弯里,西昌西站宛如一颗明珠,静静镶嵌在岁月的轨道旁,曾有无数的故事来来往往。
车站围墙上,极具民族特色的图画夺人眼球。画中的彝族姑娘舞动裙摆,似在夕阳余晖下闪耀着金色光芒,与背后连绵的青山相映成趣。站前广场开阔而热闹,旅客们拖着行李箱匆匆赶路,孩子们围绕着花坛嬉笑玩闹,还有彝族老人身着传统服饰,只闲坐着聊天,偶尔几句爽朗的笑声飘散开去。
站台一侧,缓缓停靠的“幸福小慢车”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它的车身涂装着富有民族韵味的图案,色彩斑斓,把大凉山的风情都搬到了列车上。这趟“小慢车”不像高铁动车组那般风驰电掣,却有着别样的意义,它慢悠悠地穿梭在山水之间,串联起一个个偏远的村落,为大山深处的人们打开了通往外界的窗口。
我曾目睹,清晨时分,背着山货的彝族老乡们满心欢喜地登上“小慢车”去西昌售卖自家的特产,眼中闪烁着对好日子的期盼;放学的孩童们嬉笑打闹着挤上车,手中攥着刚拿到手的奖状,那是他们向家里长辈报喜的荣耀凭证。车厢里弥漫着山野的气息,欢快的笑声与亲切的攀谈声此起彼伏,这暖烘烘的人情味儿比暖气更能驱散冬日的严寒。
我也曾无数次从这里启程,每次心中满是对未知的憧憬与离别时的惆怅。父母送行时反复叮嘱的话语犹在耳畔,他们的目光里饱含的牵挂与期许,于时光的缝隙中编织成我心底最温暖的记忆。透过候车大厅的玻璃幕墙,望着站外熟悉的山水,不舍之情涌上心头。
而我每次归家时,列车缓缓驶向站台,广播里传出那声熟悉的“列车即将进站”,我心中又涌起一丝期待。列车还未停稳,远远便能望见那些温暖的灯火。踏上站台,脚下坚实的地面传递出一种令人安心的力量,混合着空气中熟悉的草木清香,让漂泊的心瞬间归巢。出站口外亲友们热情的笑脸、挥舞的手臂,成为了记忆中最动人的画面,那一刻,路途中所有的辛劳都烟消云散。
西昌西站,曾经我们唤它“马道”。在这里,离别与重逢碰撞,希望与思念交织,它见证着大凉山儿女奔赴山海的豪情壮志,也守望着游子归乡的疲惫脚步。
岁月悠悠,它将见证更多人的故事,在每一次的迎来送往中,续写着属于这片土地的温暖传奇。而那缓缓而行的幸福“小慢车”也将继续承载着山里人的希望,沿着岁月的轨道,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