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主管·西南铁道报社出版






2025年03月04日

川黔铁路上的“匠心雕琢”

起道捣固作业

打磨作业

测量钢轨几何尺寸

涂油作业

作业现场

■通讯员 曾一恩 文/图

2月26日清晨,小雨淅沥、寒风凛冽,川黔铁路412公里200米处机械轰鸣、人头攒动,贵阳工务段贵阳线路车间的10余名作业人员正在对钢轨进行捣固、打磨、线路涂油等综合维修作业,进一步提升线路设备质量,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畅通。

“今天的任务分为三个小组,一组负责捣固整修钢轨的高低和水平,一组检查钢轨焊缝并进行打磨修理,还有一组驾驶自动涂油小车,对线路扣件做养护工作。作业时,大家务必按规定穿戴好劳保用品。”施工前,该车间主任陶胜强仔细叮嘱着。

“调度命令已下达,线路已封锁,行别已确认,准备上道。”7时30分,对讲机里传来指令,工地防护员复核确认调度命令。

作业现场,三个小组的分工明确、紧密协作,各项工序稳步推进。一时间,打磨机声、捣固机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独特的“劳作交响曲”。

打磨作业区域,作业人员谢忠毅全神贯注地推动打磨机,同时用手轻轻摇动操纵把手,精准地调整砂轮片的角度和高度,他的眼睛紧紧盯着砂轮与钢轨的接触点,不放过火花的任何细微变化。钢轨在打磨机的打磨下慢慢变得光洁、平顺。

“嗡嗡嗡……”作业现场,两台捣固机齐鸣共振,声响震耳欲聋。作业人员王亚龙、张珂珺熟练地手持捣固机,将其稳稳地从轨枕一侧插入。随着镐头与石砟不断碰撞,道床逐渐被夯实加固。

另一边,作业人员袁森驾驶着螺栓涂油机沿着钢轨缓缓前行,他的目光始终紧盯着扣件螺栓与油刷的接触点。油液通过导油管,顺畅地渗入海绵制成的油刷,当油刷碰触到螺栓时,自动完成涂敷。伴随着涂油机的轰鸣声,一个个弹条扣件被均匀涂抹上油液。一个“天窗”时间里就能涂敷6至7公里线路,相比以往的人工涂油方式,效率提升了2至3倍,还避免了机油的溅散与滴漏。

9时30分,经过150分钟的努力,质量回检达到列车放行标准,施工作业任务圆满完成。所有作业人员都长舒了一口气,随后有序撤离线路。他们的辛勤付出,为川黔铁路的安全畅通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