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胡志强 通讯员 李志峰 李志柔)3月3日,随着最后一次爆破,新建盘州至兴义铁路全线高风险、关键控制性工程——保田隧道顺利贯通,标志着全线隧道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全线按期建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保田隧道位于贵州省盘州市,正洞全长11203米,辅助通道全长10411米,设计时速250公里,为单洞双线、Ⅰ级高风险隧道。该隧道穿越5条断层、6条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2次下穿既有线威红铁路,5次上跨岩溶强烈发育区域,施工难度和安全风险极高。特别是隧道穿越的可溶岩段长达9693米、占全隧道的86.5%,共经过67处空腔溶洞和20余处溶蚀沟槽,最大溶洞直径达68米,施工技术和安全保障要求极高。
保田隧道施工过程中,施工团队使用地质雷达、TSP、瞬变电磁等多种方法,提前探明未开挖地段状况,并布置监控视频和全自动化位移监测设备实时监控洞内安全状况,重点盯控围岩变形情况,做到及时预警、快速处置,全方位保障施工安全。针对下穿既有铁路等重大安全风险,施工团队邀请隧道、地质专家对施工方案进行全面审查,优化隧道开挖工法,成功克服了下穿既有铁路的施工难题,确保了既有铁路运营安全和隧道施工的顺利进行。
为优质高效推进项目建设,沪昆客专贵州公司盘州指挥部积极与沿线地方政府协调沟通,并与施工单位、新线介入站段等建立联创共建机制,协调各方力量攻克难题,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全过程管控施工质量,有效采用先进施工工艺和设备,保障了隧道施工的质量和安全,为后续工程施工赢得了时间。
据悉,盘兴铁路是贵州省实现“市市通高铁”目标的最后一个项目,全长约98公里,设计时速为250公里,桥隧比约90%。项目建成后,贵阳至兴义2小时可达,贵阳至省内8个市(州)中心城市将形成1至2小时高铁交通圈,对完善区域铁路网布局、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加强区域间的互联互通具有重要意义。
上图为隧道进口施工现场。 张申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