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胡志强 通讯员 李超)为切实筑牢汛期安全防线,保障管内铁路运输安全稳定,在3月15日集团公司正式入汛前期,内江工务段提前大力开展防洪准备工作,加强检查整治提升设备抗洪能力,为做好全年防洪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长期以来,防洪一直是我段工作的重中之重。我段管内成渝铁路、内六铁路修建年代久远,防洪基础较薄弱。近年来,我们通过无人机、无人船巡检和人工排查相结合的方式动态掌握设备状态,综合采取‘削山调坡’、坡面打刷、安设防护网等措施,有效提升设备抗洪能力,大幅降低了防洪风险。”该段桥隧技术科副科长江峰介绍。
为筑牢汛期安全防线,该段未雨绸缪,早在年初就成立了三项基础工作专班6个、重点坡面整治专班3个、“铁哨”专班3个,全力推进防洪准备工作。该段坚持防洪“不留死角、不存隐患”,1月20日前组织骨干人员提前对高陡坡面、桥梁、隧道、涵洞、河床断面等重点设备和处所进行了“地毯式”排查,经过综合研判,确定防洪网格717处。目前,该段已对所有网格点的近1300名网格员进行了防洪专项培训,配置了一键式报警对讲机、防护旗、信号灯等防洪备品,人员、设备、机具均提前准备到位。
为迅速消除设备病害,该段大力开展风化剥落整治、隧道病害整治等工作,重点开展挡墙清理养护、排水设备修复等综合修,避免汛期强降雨对运输安全造成影响。同时,提高维修作业机械化程度,在植被清理作业中大量投入使用割草机、除灌机等机具,提升作业效率、确保作业质量。截至3月10日,该段清理植被40余万平方米、排水设施160余公里,新建检查道1000余米、打刷坡面35处、整治隧道漏水病害7处。健全完善隐患动态管理台账,实行“一处一策”整改销号机制,实现隐患处置闭环管理。
“防洪就是命令,安全就是责任。今年汛期,我们将与地方气象、水利部门建立24小时联动机制,利用智能监测系统实时追踪雨情、水情,确保防洪预警信息早接收、早响应、早处置。”该段副段长段宜俊信心满满地表示,当前,该段干部职工正严阵以待、枕戈待旦,秉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力以赴打好防洪主动仗,确保管内铁路安全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