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胡志强)3月17日,西宁至成都铁路黄胜关至郎木寺段班佑1号隧道顺利贯通,是该区段在建14座隧道中贯通的第一座隧道。
据悉,西宁至成都铁路全线实行分段建设,目前成都东至黄胜关段、海东西至西宁段已开通运营,黄胜关至海东西段正在稳步建设中。其中,黄胜关至郎木寺段位于四川境内,全长约170公里,绝大部分路段海拔在3500米左右,是我国又一条高原“天路”。
班佑1号隧道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巴西镇境内,为单洞双线、浅埋隧道,设计时速250公里,全长582.23米,沿线三叠系中统砂岩、板岩多,地下水丰富,V级围岩占比高,地质表现为软硬不均,硬岩层和软岩层间杂,犹如“五花肉”分布,岩层褶皱极不规律,容易出现坍塌、变形、掉块,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
据中铁二十五局西成铁路项目一工区工区长窦全辉介绍,班佑1号隧道平均海拔3500米,全年平均温度不到5摄氏度。受极端气候和高原缺氧影响,机械设备能效低、物资运输困难、人员工作负荷大,加上隧道穿越若尔盖高原和喀哈尔乔湿地自然保护区,环保要求高,给施工准备工作带来了不少挑战。
建设者们克服高原高寒天气,历时10个月完成了临时电力线路架设、临时供水网路修建、便道修建及施工区域整修等前期准备工作。自2023年9月进洞以来,项目部在施工组织、资源配置、工期规划及技术研讨等方面下功夫,落实高原隧道机械化减人理念,采用有拱架安装机、锚注一体机、液压仰拱栈桥、智能衬砌台车、一体化铺挂台车及蒸汽养护台车等设备,实现机械集群化作业,减少了40%的人工作业,并在生产生活区域配备高原供氧设备与信息化监测系统,保障施工人员健康。
据成兰铁路公司西宁至成都高速铁路指挥部指挥长印建文介绍,参建单位坚持“科技引领、智慧建造”理念,制定了《隧道施工“一洞十线”全工序管理体系标准化手册》,形成了涵盖测量放样、爆破掘进、初期支护等10大核心工序的标准化作业流程,为高原铁路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右图为隧道建设现场。贺莉娟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