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主管·西南铁道报社出版






2025年03月27日

出发吧! 趁春光

——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开行银发旅游列车纪实

本报记者 刘晓

>>>>全国两会期间,银发经济再度成为热点。针对川渝黔地区老年群体的出行需求,西南铁路正谱写银发旅游新篇章。成都局集团公司以“熊猫专列”为依托,采取硬件适老化改造、客运服务升级和文旅深度融合等方式打造移动“适老化社区”,让老年旅客出行体验更美好。

魅力四川,多彩贵州,梦幻重庆。西南大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致,吸引着八方游客纷至沓来。一列列旅游列车载着“银发族”奔驰在祖国壮丽的山河中。

川渝黔地区老年人口近3200万。面对这一庞大的市场群体,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从硬件改造、客流组织以及市场营销等方面入手,深耕银发旅游市场,构建起共管共享、互利共赢的经营新格局,为“铁路+旅游”产品的市场化运作提供了实践经验,开启银发旅游的全新篇章。2023年至2024年,成都局集团公司开行普速旅游列车239列,60岁以上旅客约占旅客总数的73%。

打造品牌,“熊猫”出圈

近年来,成都局集团公司不断拓展铁路旅游辐射范围,逐步探索出一条独具西南铁路特色的铁旅融合之路。在此过程中,“熊猫专列”成为最“出圈”的明星产品。2021年以来,成都局集团公司累计开行“熊猫专列”108列。

2021年3月28日,一列由熊猫“代言”的主题旅游列车从成都出发,开往遵义,一经问世便火爆“出圈”。

从“安逸号”到“什邡号”“成都号”,成都局集团公司“熊猫专列”已实现迭代升级。其中,2024年4月投用的第二代“熊猫专列・什邡号”是成都局集团公司首次引入社会资金打造的特色旅游列车。

在此基础上,成都局集团公司建立了管内、跨局、跨境的立体化产品体系,按照“动车快进、普速慢游”运营模式,谋划“西南环线”黄金旅游圈,优化跨局旅游列车,推出跨境旅游产品,为旅客提供丰富多元的出行选择。

在网络平台,“熊猫专列”热度不减。2024年7月,成都局集团公司首场“熊猫专列”直播活动开启,带网友“云体验”列车上的丰富活动,吸引数千人次收看,点赞数高达7万次。网友评论说:“这就是我向往的退休生活!”

近年来,成都局集团公司不断完善市场策略,有力推进旅游列车品牌打造,既“广泛撒网”又“深耕细作”。2024年,成都局集团公司参加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等举办的官方平台推介活动6次,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多家主流媒体累计报道100余次,让“熊猫专列”成为家喻户晓的旅游列车品牌。2024年,成都局集团公司旅游列车非川渝黔客源较2021年增长53.52%。

“宋阿姨,这是新的旅游行程,您可以关注一下!”“熊猫管家”张富铭的微信里有10多个老年旅客群组。在旅途结束1到2个月后,服务人员会统一对旅客进行回访,适时推介最新的旅游产品,将服务延伸至旅程之外。

从需求端出发,成都局集团公司将旅行质量调查作为提升列车服务的“体检”;调整产品设计,丰富车上菜品,增加列车娱乐项目;加强与地方相关部门协作,新增景区直通车通道,畅通旅客出行“最后一公里”。在供给端,成都局集团公司持续强化市场分析能力,错峰开行旅游列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丰富产品类别,在同一车、同一目的地推出多种行程方案,满足老年旅客的个性化需求。

截至目前,成都局集团公司组织开行的旅游列车通达全国27个省区市,并通过“铁路+游船”“普速+动车”等形式实现韩国、老挝跨国游,影响和辐射范围逐步扩大。

硬件改造,情暖桑榆

2024年,成都局集团公司广泛征求旅客和旅游团领队意见200余条,在不改变车辆结构和定员、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对17辆既有普速客车的设施设备和卧具备品进行提质改造,以安全、舒适、实用为核心,补强了24项适老设施。

“以前的卧铺车,上下铺像爬山。现在加宽了脚蹬和防滑扶手,我这腿脚也能轻松上去!”72岁的旅客李素芬指着改造后的软卧车厢感慨道。

改造细节到位,乘车体验从“将就”变为“讲究”。成都局集团公司将硬卧车爬梯踏面加宽,并对边角进行导圆处理;取消软卧车厢走廊门槛,在卫生间增设扶手和紧急呼叫装置,并贴心配置了洗脚池和手机置物架。

在多功能娱乐车厢,李素芬和老伴体验了茶吧后赞不绝口:“车厢里还有24小时温水供应,像在家一样方便。”

在宿营车增设的医务室里,成都局集团公司配备了检查床、轮椅、急救药品和冷藏柜。“长辈们出行最怕意外,现在车上有了‘移动诊所’,大家安心多了。”列车上的“熊猫管家”张瀚予说。

此外,成都局集团公司还更新了列车上的统一标识,采用大字号和图示说明,让老年旅客一目了然;车厢内部增设无障碍设施,确保老年旅客行动自如,打造舒适便捷的休息空间;软卧包间配备了嵌入式阅读灯,可根据个人需求调节亮度。“这灯光柔和不刺眼,比我家台灯还舒服。”63岁的旅客徐州雨说,每一处改动都精准解决老年群体的出行痛点问题。

如今,银发旅游列车俨然成为流动于西南山川大地间的“适老化社区”。从聚焦功能到传递温度,列车改造不仅是硬件的升级,而且是对老年群体的情感回应。

服务提升,全链护航

从行程定制入手,成都局集团公司打造的银发旅游列车将“走马观花”变为“深度沉浸”之旅。针对老年旅客旅游“慢节奏、重体验”的特点,成都局集团公司创新推出“车随人走、夜行日游”模式。

“疆湖万里行”产品将新疆南北疆景点串联,17天行程中,列车化身为“移动酒店”,白天停靠景区,夜晚载着旅客奔赴下一站。旅行团领队滕松介绍:“以前老年旅客怕长途奔波,现在车上能休息、能娱乐,行程轻松了很多。”

今年2月24日,在安顺开往昆明的“熊猫专列”上,列车工作人员为旅客献上川剧变脸和傣族双人舞蹈等表演。“这是我们春运后开行的首趟银发旅游列车,希望长辈们能开心地享受旅途。”列车长叶俊良介绍,列车上的医护人员会为老年旅客测量血压,进行基础的身体健康检查,餐车还会根据银发旅客的需求提供送餐服务。2024年5月,成都客运段成立旅游车队,选拔了72名业务骨干,组建21个“熊猫班组”。这些乘务员不仅掌握急救技能,而且能化身“导游”“翻译”,服务从“标准化”走向“个性化”。

从老年旅客登上列车开始,健康关怀就贯穿全程。为了让老年旅客吃得健康、玩得开心,列车提供少油少盐的“养生餐”,并且增加25项娱乐项目,进一步满足银发群体出行需求。

成都局集团公司持续深化与各地文旅部门的联动合作,依托“铁路+游船”“铁路+航空”等交通形式,挖掘更多适合老年旅客的特色线路。同时,深入研究适老化的旅游保险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优质的旅游服务。

车轮滚滚,托起幸福“夕阳红”。一趟趟旅游列车燃动银发经济,“老有所乐、老有所享”的美好画卷在神州大地上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