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胡志强)3月27日4时许,成达万高铁左线福寿跨渝万城际特大桥一榀重达165.8吨的门式墩钢横梁稳稳落在支座上,标志着全线首个跨既有高铁钢横梁吊装完成,为后续桥梁架设创造了条件。
成达万高铁左线福寿跨渝万城际特大桥位于重庆市万州区境内,上跨郑渝高铁,两线交叉角度为13度,采用3孔32米简支梁通过,桥梁下部结构为钢横梁门式框架墩。为减少施工对既有高铁线路的影响,参建单位通过预制门式墩钢横梁,采用吊装的方式成功跨越郑渝高铁。
据介绍,此次跨越的郑渝高铁区段日均通行动车157列次,为了降低对既有高铁的影响,施工人员采用“工厂分节制造、桥址整体焊接”工艺,提前预制了3个门式墩钢横梁,分别是成达万高铁左线福寿特大桥5、6和7号墩,墩高为26米至27米,单榀重量达164.7至165.8吨,横向跨度统一为21.5米,门式墩钢横梁在工厂制作完成后,在郑渝高铁左侧进行拼装。
3月26日23时30分,来自中铁三局成达万16标、重庆工电段等10余家单位的100余名工作人员对成达万高铁左线福寿特大桥7号门式墩钢横梁进行吊装,施工人员首先将郑渝高铁接触网断电,通过500吨履带吊车将门式墩起吊,再通过北斗定位系统实时校准吊装姿态,梁体与墩顶预埋件对位精度控制在5毫米以内,再进行墩梁加固、墩柱混凝土浇筑等施工,吊车走行、配重转移、清场及郑渝高铁线路恢复,最终在5小时内实现既定施工目标。
此次跨既有高铁门式墩钢横梁吊装施工中,项目团队采用“预埋定位钢板+支撑牛腿焊接”技术,在吊装作业前,提前在墩身预埋定位钢板,并对钢板的高程及平面坐标进行精准测量,随后根据预埋钢板的定位参数,在钢横梁相应位置焊接支撑牛腿确保对接位置准确,实现毫米级安装精度,为国内同类高铁跨越提供了宝贵经验。
据了解,参建单位计划在后续2个凌晨时段的“天窗”期内完成剩余2跨钢横梁吊装,力争2025年底实现标段内路桥主体工程收官,为2027年具备通车条件奠定坚实基础。
成达万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西起四川省成都市天府站,途经四川省资阳市、遂宁市、南充市、达州市及重庆市开州区、万州区,接入既有郑渝高铁万州北站。正线全长477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建设工期5年。项目建成后,将形成成都直达中原和京津冀地区的便捷客运通道,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对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上图为郑渝高铁线上一列动车从门式墩钢横梁下通过。黄茂程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