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主管·西南铁道报社出版






2025年04月03日

一锤一敲皆标准 一举一动保安全

——成都北车辆段成都北下行运用车间安全文化建设纪实

本报记者 胡志强 通讯员 宋立炜

3月12日,当朝阳掠过成都北车辆段成都北下行运用车间大楼,一幅三层楼高的巨型壁画率先“苏醒”——画中检车员一手高举检点锤,一手拿着对讲机,仿佛正发出“撂闸完毕”的指令。坚毅的目光、标准的动作……象征着该车间检车员们对安全生产和高标准作业的庄严承诺。

步入车间待检室,墙上的标准化作业流程图和管辖范围内的铁路版图映入眼帘。该车间管辖里程2725.4公里,涵盖成昆铁路、成渝铁路、新成昆铁路等多条重要干线,肩负着列车检修和运行安全的重要职责。楼梯间悬挂的成昆铁路发展图生动记录了这条“天路”从艰苦建设到成为西南交通大动脉的历史,激励着该车间职工以高度的责任感投入日常检修工作,确保列车安全稳定运行。

该车间把提升职工技能水平摆在突出位置,定期开展技术比武、经验交流、应急演练等活动,激励干部职工钻研业务,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同时,严格落实“师带徒”制度,组织经验丰富的“老职工”手把手带领新职工,通过“理论+实战”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帮助新职工快速成长。

“工长和师父不仅技术精湛,还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帮助年轻人少走弯路,让检车员精神代代相传。”青工宋柄志说,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车间的整体作业质量,还让安全理念真正融入每一次作业,为安全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该车间文化墙上,“四优党员”“党员安全之星”“先进个人”等荣誉获得者的照片格外醒目。他们是该车间的中坚力量,有的在各级技术比武中屡创佳绩,有的在重大事件中表现突出……他们的事迹不仅展现了该车间技能培养的丰硕成果,更在潜移默化中激励着更多职工钻研业务、精益求精。通过树立榜样和表彰先进,该车间营造出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让标准化作业和责任意识深植于每一名职工心中。

该车间“啄木鸟创新工作室”内,各种自制工具琳琅满目。工作室成员研制出的多种实用工具让现场故障处置效率提高了20%,大幅提升了列车故障检修的精准性和便捷性。“新工具的使用明显缩短了故障处理的时间,激励了更多职工参与到‘小改小革’活动中。”该车间下行一班副工长李龙洋表示。

技术创新是发展的重要动力。该车间推行“双重奖励”机制,在职工获得集团公司或车辆段奖励的基础上同步给予额外奖励,进一步激发职工严格按照标准作业的积极性和创新拼搏精神。截至3月底,该车间职工已累计获得集团公司奖励7万余元、本段奖励23万余元,众多职工受到表彰。

暮色中,该车间外墙亮起灯光,巨幅壁画上的检车员仿佛活了过来。当远处传来列车呼啸而过的声响,车间大屏上的“安全运行天数”计数器又悄然翻过新的一页。在这里,每一记锤音都是安全宣言,每一个动作都在塑造标准,那些在钢轨间流淌的匠心与智慧,正汇聚成安全生产最坚实的守护力量。

左图为该车间职工落实“师带徒”制度,提升青工技能水平。袁成奇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