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文杰 张华名
3月20日9时许,在成都动车段轮对检测棚设备旁,20余名身着橙黄色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整齐列队,铁锹、龙门吊等工具有序摆放,一场紧张的DZ3线LD探伤检测单元异形专用钢轨更换作业在此拉开帷幕。
前期,该段设备检修人员发现成都东Ⅰ场DZ3线动车组出入库LD探伤检测单元异形专用钢轨主轨磨耗近限,若不及时更换,则无法精确探测动车组轮对踏面缺陷,存在错探、漏探风险,威胁动车组运行安全。为此,该段经反复斟酌,精心制定了钢轨更换作业方案和计划,决定利用20余个“天窗”完成该专用钢轨的更换作业。
据维修负责人李自力介绍,前期6个“天窗”已完成该专用钢轨旁探伤设备前置箱和探头模组的拆卸作业。当日的钢轨更换作业是核心环节,也是该设备安装以来首次更换探伤专用组合钢轨。此次作业采用“V停天窗”模式,为严控邻线过车时的安全风险,现场防护人员需与驻站联络员保持每15至30分钟一次的频率通话复诵,确保列车经过前及时组织作业人员停止作业。
10时30分,随着现场负责人一声令下,作业人员齐声喊着号子、铆足劲儿,一鼓作气将长10米重2吨的异形钢轨抬到DZ3线,有序摆放等待安装。随后,在拆卸旧轨扳手的哒哒声和安放龙门吊的指挥声中,旧钢轨被移出轨枕,完成了它的使命。
紧接着,作业人员将新钢轨缓缓移入轨枕,仔细调整各安装螺栓孔位间距,迅速安装轨枕螺栓,将钢轨牢固地固定在轨枕上。每一道工序他们都全神贯注,每一个动作都精准有力,因为他们明白,这关乎着动车组的行驶安全。
“第一次测量主轨距1565毫米,尺寸不合格,超过标准尺寸值,重新松道钉、调位置。”13时40分,现场技术人员张立诚手拿测距仪,逐一对19个轨枕位置进行主轨距尺寸测量。
一旁,现场防护员与远端防护人员手持信号旗,目不转睛地观察着线路情况,时刻准备发出警示信号。“安全是我们的生命线,只有确保作业人员安全,我们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现场防护员陈屹说。在他的心中,防护工作不仅是职责,更是对同事们生命安全的守护。
“再次测量主轨距1562毫米,尺寸合格,螺栓紧固,防松记号涂打完毕,确认无误。”16时40分,经过数小时20余次的反复测量、调整后,终于传来了新钢轨安装完成的消息。此时,作业人员紧绷的神情终于放松下来,脸上洋溢着欣慰笑容,已然忘却衣服早已被汗水浸湿。他们用自己的辛勤付出让动车组安全、准点出库,承载着旅客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飞驰在广袤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