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主管·西南铁道报社出版






2025年05月06日

遂宁工务段在达成铁路立交通道建设中完成集团公司首列岔区大开挖作业施工——

昼夜奋战架起“连心路”

通讯员 胡京城 邱传棋

4月的川中盆地春寒未退,达成铁路上却涌动着施工热潮。4月22日深夜,遂宁工务段联合遂宁车务段、内江车务段等单位打响了一场保障民生出行的攻坚战。这是集团公司首次在岔区位置实施大开挖的施工作业,以优化施工组织、创新工艺工法打破了沿线居民“过路难”的困局。

民生痛点催生“攻坚令”

达成铁路东起达州市三汇镇站,西止成都市龙潭寺站,是西南地区重要的运输通道。自线路封闭管理后,沿线村民们的生活区域被“钢铁长龙”分割成“两岸”。“家在铁路这边,庄稼在铁路那边。”“娃娃上学要绕好几公里……”村民们的呼声被该段领导班子记在心上。

“我们必须打通这最后一百米!”在4月17日的交班会上,该段段长吴军的声音铿锵有力。在此之前,该段充分发挥“双段长”工作机制,做好现场勘探和沿线居民意见收集工作,并与地方政府部门建立协作机制,全力维护铁路安全,为群众出行提供便利。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施工期间,集团公司施工办成立了专项施工指挥部,负责统筹安排施工现场协调组、安全监督组、质量监督组的各项工作。这种“一部三组”的组织架构模式为工程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午夜鏖战奏起“交响乐”

4月22日22时30分,积金站施工现场灯火通明,联合施工队计划用355分钟的“大天窗”完成立交通道建设,切实解决铁路沿线群众出行问题。

23时整,对讲机里传出开工命令,4台挖掘机瞬间轰鸣启动,拉开了当晚的施工序幕。一时间,机械轰鸣声、防护喇叭声、指挥呼喊声划破夜空,共同奏响施工“交响乐”。

施工现场,该段南充桥隧重点维修车间桥隧维修工区工长杨明礼手持荧光指挥棒,精准引导线路两侧的挖掘机对向开挖通道基坑、转运弃土,仅用1小时便完成了基坑挖掘和底部填料铺设作业。

“挖机将钢板铺设到位,叉车准备运输框架涵。”现场负责人通过对讲机发出指令。为了高效运输每节重达20吨的框架涵,该段采取预先用叉车装载专用工装、再顶推框架涵至预定位置的作业模式。“每安设完一节框架涵,就用挖掘机拆除下一节框架涵下方的钢板,这样循环作业能有效提高作业效率。”质量监督员罗梓江介绍说。

次日1时20分,随着最后一节涵管精准落位,作业人员迅速展开防水处理工作,并使用挖掘机分层回填级配碎石,最终进行捣固作业。

“捣固组分三次进行作业,第一次使用手持式捣固机压实表层道砟,第二次使用液压捣固机强化道砟密实度,第三次是在调整水平时进行精细捣固。”该段淮口南线路车间淮口南道岔维修工区班长雷际洪操作着道尺说。

破晓时分架起“连心路”

从前期的调查工作、作业准备到施工过程中的精细化作业,再到作业完毕后检查线路状态、开通线路,整个项目时间紧、任务重,全体作业人员铆足了一股劲儿,以必胜的信念拿下此次任务。

“接触网恢复供电。”“几何尺寸正常……”4时40分,对讲机里捷报频传。新建成的涵洞内,崭新的水泥地面在照明灯的映照下散发着微光。

据了解,此次在岔区位置进行大开挖施工作业较普通路基开挖的工作量增加了三分之一。面对重重挑战,该段反复优化施工组织、充分利用机械作业优势、科学规划石料堆放位置,最终用一个晚上便完成了通道建设任务。“以前修涵洞全靠人力,现在机械化施工一夜就能搞定!”回想起以前修涵洞时手挑肩扛的日子,杨明礼不禁感慨道。

晨光初现,万物皆欣欣。背着书包的孩童蹦跳着穿过新通道上学,扛着农具的村民步履轻快地走向田埂。“有了这个通道简直太方便了!”看着修建好的涵洞,沿线居民满眼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