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胡志强 邓颖璐 通讯员 赵鹏)经各全国产业工会推荐、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协调小组办公室遴选,近日,2025年企业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助推计划名单出炉,确定了2025年中华全国总工会层面重点助推的100家企业,成都工务大机段榜上有名。
为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5月9日,成都工务大机段与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在成都正式启动产改结对共建工作。双方将以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与运用为核心,围绕技术升级、人才培养和产业链协同展开合作,旨在解决装备研发与现场需求脱节、技能人才成长受限等问题,推动铁路行业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是国内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的领军企业,长期专注于核心技术研发;成都工务大机段则承担铁路养护装备的实际应用职能,是行业内机械运用的主力。此次合作基于路企双方在产业链上的互补性,针对轨道维修养护装备的痛点,联合成立技术攻关团队,并聚焦产教融合与人才培育机制创新。
在技术升级方面,目前,双方已完成DC-32C和DCL-32捣固装置改进项目,通过部件通用化设计盘活库存资源,管理效率提升30%。同时,建立“研发—制造—应用—反馈”全链条协同机制,确保产品更贴合实际需求,未来还将根据现场反馈调整生产线,形成需求导向的合作模式。
据成都工务大机段相关负责人介绍,人才培养也是此次合作的重点之一。双方推出“理论+实操+竞赛”立体化培养体系,打破传统技能人才晋升壁垒,增设“新八级工”职业通道,使技能人才享有与技术人员同等的发展机会。同时,依托成都工务大机段实训基地,路企双方联合打造开放型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定期组织技术骨干开展联合培训与攻关,为高技能人才提供实战平台。
下一步,双方将深化“现场需求直通生产线”机制,加速技术成果转化,并扩大产教融合覆盖面,培育更多具备实战能力的新时代工匠。成都工务大机段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合作将提升轨道交通装备的可靠性和实用性,也将为全国产业链协同创新提供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