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主管·西南铁道报社出版






2025年06月05日

一部语言比诗歌还美的小说

——读胡安·鲁尔福小说《佩德罗·巴拉莫》

黄培书

我在阅读墨西哥著名作家胡安·鲁尔福的中篇小说《佩德罗·巴拉莫》时,被书中的语言深深打动,感觉比诗歌还美。

“在那里你将找到我的故乡,那是我曾爱过的地方。在那里梦幻使我清瘦。我那耸立在平原上的故乡,绿树成荫,枝繁叶茂,它像扑满一样保存着我们的回忆。你将会感觉到那里每个人都想长生不死。那儿的黎明、早晨、中午和夜间完全相同,只是风有所不同。那里的风改变着事物的色彩;那里的生命好像低声细语,随风荡漾,生命就好像是本身纯粹的低声细语……”试着将书中这段文字的每个小句分行排列,便是一首赞美和怀念故乡的、情意缠绵的绝妙好诗。

《百年孤独》的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曾表示,自己读了《佩德罗·巴拉莫》两遍之后,就能将这部小说倒背如流,还能说出每个故事在这本书上的哪一页。我想,除了本身拥有超群的记忆力外,这部小说极富诗意的语言,也是让加西亚·马尔克斯过目不忘的原因之一。

《佩德罗·巴拉莫》不算一本好读的小说。刚开始阅读时,因为作者叙述方式的跳跃,会让读者如坠云雾,辨不清方向,但只要你耐着性子读下去,当书中人物的面目越来越清晰之后,就能享受到这部小说通过语言带来的阅读快感。

在表现人物上,胡安·鲁尔福的书写也别有魅力。“富尔戈尔·塞达诺闻到了泥土味。他伸出脑袋看看雨水有没有冲走田畦里的那层表土。他的一双小眼睛乐了。他一连吸了三口芬芳的泥土味,笑得牙齿都露了出来。”这段文字描述了一个久别故乡的人重返故乡时的样貌,“伸出脑袋看”“一连吸了三口芬芳的泥土味”“笑得牙齿都露出来了”,这些活灵活现的文字,生动、具象而贴切地刻画出了人物的神态及心理活动,如诗歌一般凝练而丰富,这就是胡安·鲁尔福语言文字的独特张力。

此外,胡安·鲁尔福在创作中还运用了一些不那么合常理的比喻,令人触目惊心,而又印象深刻。比如,“那婴儿小小的,像条毒蛇那样蜷曲着”,用毒蛇比喻婴儿的体态,初见不免悚然,但细想一下,远远地看婴儿蜷曲着的样子,是不是和蜷曲着的毒蛇差不多?这样的比喻,体现了胡安·鲁尔福奇特而又大胆的想象力。

此外,这部小说中还有不少引人遐想的生动比喻。如:“离天亮还有不少时间。天上满是胖乎乎的星星,它们被浓重的夜撑得鼓鼓的。”读着这样的句子,我感觉那神奇的夜空仿佛一个青蛙的肚子,星星就是青蛙的眼睛……

阿根廷诗人博尔赫斯曾评价《佩德罗·巴拉莫》是西班牙语文坛乃至世界文坛最好的小说之一,而马尔克斯对它的情有独钟也说明了这部小说的巨大影响力。

在我看来,《佩德罗·巴拉莫》适合在阳光明媚、春风和煦的日子里阅读、品味,更值得热爱世界文学经典的读者们珍惜、收藏。